- 宮觀
- (宮觀, 宫观) 道教修道、 祀神的祠宇, 為宮和觀的合稱。 古代王侯之居處叫〝宮〞, 城門兩旁高樓可供眺望之處稱〝觀〞。 古代祀神之所也叫宮觀, 如漢武帝在長安、 甘泉建觀以候神人。 道教興起後, 最早有治、 靖、 廬, 以後有仙館等宗教活動場所。 北周武帝時改館為觀, 唐宋以後稱宮觀。 據道經說, 最早的道觀是今陝西周至縣的樓觀。 道教宮觀遍布全國各地, 全真道士以宮觀為家, 生活於宮觀中, 採用十方叢林制, 正一道宮觀的宗教生活則不太嚴格。 宮觀的建築形式大同小異, 一般是前有山門, 華表, 山門內中庭建有幾個大殿堂, 大多祀王靈官、 玉皇大帝、 四御、 三清等。 正殿兩側為陪殿, 祀一般道教尊神, 或設十方、 雲水客堂及執事房。 道教的日常宗教功課, 修齋建醮。 開壇傳戒, 慶祝神仙誕辰等, 多於宮觀內進行。 參見《史記‧卦禪書》《道書援神契》等。 官名。 宋宮觀本為崇奉道教而設, 大中祥符五年建玉清昭應宮, 始設宮觀使, 以前任宰相或現任宰相充任。 另外還有提點, 主管、 判官、 都監等官名, 都用來安置閒散官員, 沒有實職。 參見宋五王《燕翼貽謀錄》。 《文獻通考》卷六十《職官》。
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aoism. 2013.